目前,泰測科技在三河口隧道光纖傳感結構安全監測系統主體監測設備已完成安裝、接線,后臺平臺搭建、服務器顯示電腦、智慧云數據庫均已安裝完成,正在進行最后的調試階段。
瑯琊新聞網對此進行了相關采訪,“通過建設三河口隧道光纖傳感結構安全監測系統,可對隧道關鍵部位的結構應力、伸縮形變、裂縫及滲漏、地面沉降、底下水位、溫度等參數實時檢測,從而實現對全隧道結構長期安全監測”。三河口隧道管理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說。
作為山東省首條內河河底隧道和交通要道,三河口隧道連接臨沂市新老城區,于2012年12月31日建成通車。三河口隧道主線全長1.92千米,起于濱河路涑河橋南側,線路呈東北走向,以隧道方式穿越祊河,向北連接電視塔以東的濱河大道。作為大寬度的河底隧道,影響其安全的重要因素就是其結構安全及防滲漏。因此,安全監測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普通檢測隧道的方法是對其結構的形變、伸縮、沉降、裂縫、滲漏等參數進行定期的人工檢測。這種檢測方法時間間隔較大,數據不充分,存在漏檢漏報的隱患。除人工手段外,現有技術大都是常規的電信號檢測或傳輸方法,受環境等影響,其檢測精度、壽命、傳輸組網均有較大的局限性,不能滿足城市建筑各種復雜惡劣環境中的實時、長距離、多點分布式測量,更不用說長期可靠性和免維護性了。
此次維護用的光纖傳感技術是伴隨著光導纖維和光通訊技術發展而另辟新徑發展起來的一項新興的高科技技術,它是通過光敏材料或光敏元件將溫度、聲波、電壓、電流等被測參量轉換為在光纖中傳輸的相應光學參量的新一代傳感技術。
相較于傳統監測設備,光纖傳感技術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正確率,且本質安全,抗干擾,結果穩定性高。光纖傳感器低損耗、信息容量大、傳輸距離遠,有利于組網,可實現大范圍、多參量、遠程、分布式、網絡化監控。此外,光纖傳感使用光纜傳輸光信號,在采集和傳輸過程中不需要用電,可實現真正實時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