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地面公共交通承載著服務群眾出行、彰顯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社會責任,呈現載客量大、運行密度高、運營時間長、行車環境復雜等特點,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易產生不良影響。必須堅持底線思維,推動超大城市地面公共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切實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安全運行水平,增強群眾出行安全感,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著眼超大城市特點,統籌發展與安全,牢固樹立全周期安全管理理念,深入研究地面公共交通安全規律特點,全周期統籌、全過程管理,推進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加強事前、事中、事后顯性風險、潛在風險以及可能誘發風險綜合研判,緊盯安全管理弱項短板,找準安全風險點和監管痛點難點,堅持關口前移,加強源頭治理,強化風險自辨自控、隱患自查自治,努力把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防止認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等問題,有效防范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突出問題導向?構建全鏈條安全閉環管理模式,“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方法論重要內容。堅持問題導向,就要科學認識、準確把握、正確解決地面公共交通面臨的各類安全問題。
建立地面公共交通全鏈條安全管理體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排查治理重大安全隱患。盯“人員”,密切關注駕駛員身體、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及時發現苗頭性問題,做好心理疏導和關心關愛,確保駕駛員有充沛體力和良好狀態投入到工作中。盯“設備”,強化車輛維修保養和檢驗檢測,加強質量監督,落實管理責任,確保車輛安全運行。盯“環境”,加強橋梁隧道等交通基礎設施運行安全監測,嚴防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危及行車安全。盯“管理”,用首善標準守住地面公共交通安全底線,完善權力責任清單,明晰“統與分”“防與救”責任鏈條,壓實領導責任、屬地責任、行業責任和企業責任。
創新科技賦能?提升全方位安全管理智慧水平,科技興安是實現本質安全的重要途徑。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推進地面公共交通安全管理從經驗向“大數據+經驗”并重轉型。
駕駛員是車輛安全運營的關鍵,要深入開展駕駛員隱性安全風險評估,采集駕駛員健康情況、家庭狀況、個性特點、生活習慣等數據,分析評估駕駛員狀態,及時干預影響駕駛員安全行車負面情緒,降低“人的不安全狀態”導致的風險。專業化精準排查車輛安全風險,配備內窺鏡、測溫儀、紅外成像儀、短路斷路尋線器等設備,不斷提升密封部位檢查能力。構建地面公共交通智能視頻監控報警信息系統,“車輛一動、全程監控”,真正當好安全管理“明白人”,實現地面公共交通安全監管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迭代升級